FIB-SEM测试:材料表征分析“神助攻”-博仕检测:sem

双束聚焦离子束(FIB-SEM)技术作为一种超精细的样品制备手段,能够加工金属、合金、陶瓷等多种材料,制备出宽度为10~20μm、高度为10~15μm、厚度为100~150nm的薄片sem 。这使得FIB不仅能对纳米材料的指定位置进行截面处理,以供SEM进行形貌分析,还能高效制备TEM所需的指定位置样品,成为SEM与TEM之间的桥梁。

近年来,随着微型化技术的发展,FIB技术在微纳结构制造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,成为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sem

FIB的技术原理

FIB的基本工作原理是用加速的重离子轰击目标材料,使原子从目标材料中溅射出来sem

FIB操作过程中,固体Ga被加热至熔点后,液体Ga通过表面张力流动至探针针尖,从而润湿钨针sem 。在钨尖端施加强电场后,液态Ga形成直径约2-5 nm的尖端,尖端处电场强度高达1010 V/m。在如此高的电场下,液尖表面的金属离子以场蒸发的形式逸出表面,从而产生Ga+离子束流(图1)。

图1 FIB系统的工作原理

Ga+与目标材料的相互作用

Ga+离子与目标材料接触时,会发生相互作用sem 。当其与原子核碰撞时,会传递能量导致原子移位或脱离表面,产生溅射现象,这是FIB刻蚀功能的原理。

此外,Ga+离子还可能通过级联碰撞释放动能并在材料内部静止,称为离子注入sem

同时,非弹性散射会产生二次电子、声子、等离子激元和X射线,其中二次电子在单束FIB仪器中被用于成像,可通过CDEM探测器收集sem

FIB-SEM联用系统

将离子柱和电子柱组装在同一台仪器中sem ,就形成了一种集FIB和SEM所有功能于一体的仪器,通常被称为聚焦离子束显微镜或者双束电镜,其主要作用分为两块:

(1)FIB的刻蚀和沉积,可用于材料微加工、TEM样品制备、金属沉积sem

(2)微区成分形貌分析,兼容常规SEM的二次电子成像、背散射成像、EBSD、EDX分析等,并且双束电镜可在30 kV电压进行透射电子成像,可形成具有高空间分辨率的Z-对比度图像sem

此外,如图2所示,双束电镜还可进行3D电子背散射衍射、3D横断面、3D成像和3D EDX分析sem

图2 FIB-SEM组合系统的应用

FIB-TEM制样

TEM样品需超薄,以便电子穿透形成衍射图像sem 。FIB因高效溅射能力,常用于优化TEM超薄样品的制备。

制备过程包括:标记感兴趣区域并沉积Pt,先铣削大沟槽,再铣削小沟槽,同时用CDEM检测器监控进度sem 。随后,减小光束和电流,逐步铣削至500nm厚度。将样品倾斜45°,切开箔两侧和底部,留下Pt条固定。最后,继续铣削至最终厚度,切开Pt带,并用机械手将样品薄片置于TEM铜栅上。

图3 基于FIB样品制备过程

聚焦离子束FIB应用

1.TEM样品制备优化

如上所述,制备TEM样品是FIB的一个极具特的重要应用sem 。与传统TEM样品制备方法相比,FIB制样方法具有以下特点:

①定点、定向精度高;

②几乎不用样品准备;

③制样时间短;

④制样成功率高;

⑤对加工材料不敏感;

⑥可对同一块材料的不同区域进行特性分析sem

2.3D SEM成像

在研究矿物的生成反应过程时,研究矿物反应不仅需要识别相结构和化学成分,还需获取不同相的分布、形状和体积量等三维数据sem 。利用FIB-SEM的逐层切片刻蚀和图像采集形成3D成像可以很好地实现这个目的(如图4)。

图4 切片处理和图像采集后的3D图像

3.3D EBSD

EBSD是测量样品中单个颗粒的纹理、粒度和晶粒取向的强大工具,利用EBSD可以生成相位识别和相位分布图sem 。当将FIB和配备EBSD检测器的SEM组合时,可用于测量三维样品中的晶粒取向。如图5所示,首先利用FIB在样品中铣削沟槽并清洗表面,形成与样品表面法线相同的表面,并保存EBSD。随后连续刻蚀样品并逐层保存EBSD,即可获得3D EBSD图像。

图5 多晶Al中晶粒取向分布的3D EBSD图像

4.3D元素分布图

与3D SEM 和3D EBSD类似,利用FIB和SEM或者TEM进行结合,通过逐层刻蚀和EDX元素采集,同样可以创建3D元素分布图(图6),其检测限为配备的EDX的检测限sem

图6 截面区域的元素分布图

5.博仕检测聚焦离子束 FIB-SEM 案例展示

电镀镀层FIB切片SEM观察:

FIB切片半导体器件截面观察:

FIB切割PCB电路截面分析:

电镀缺陷分析:

FIB切割锡球截面分析:

参考文献:

[1] Richard Wirth. Focused Ion Beam (FIB) combined with SEM and TEM: Advanced analytical tools for studies of chemical composition, microstructure and crystal structure in geomaterials on a nanometre scale. Chemical Geology 261 (2009) 217–229.

[2] 彭开武. FIB /SEM 双束系统在微纳加工与表征中的应用. 材料进展sem ,32(12) 2013 728-734.

免责声明:本文由博仕检测黎工整理编辑sem ,部分素材来自于网络,如侵联删,本文仅用于技术分享,请勿用于商业用途,谢谢合作!

博仕检测专注从事半导体材料测试、环境信赖性测试、无损测试、材料检测、光电性能等分析测试,致力于为广大客户提供来料检验,产品研发,品质管控,失效分析,解决方案,产品可靠性检测分析服务,博仕检测遵循方法科学,行为公正,数据准确,服务高效的检测服务方针,行业认可信誉度高,口碑好sem

服务产业:PCB/PCBA线路板,二极管,三极管电子元器件,半导体芯片,锂电池,金属,纳米材料,高分析材料等sem

了解更多测试可访问博仕检测官网ht://

本站内容来自用户投稿,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与我们联系删除。联系邮箱:835971066@qq.com
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takta.cn/post/400.html

友情链接: